生長激素:人體重要調控因子,非“激素”的激素。生長激素是由腦垂體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主要功能包括促生長和調節物質代謝,在人體生長發育與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生長激素的提取經歷了尸源、生物發酵、再修飾等不同階段,在1985 年首次被FDA 批準用于臨床治療。生長激素并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激素類藥物,所謂的“激素藥物”一般是指皮質激素和性激素,而生長激素從化學結構、作用機理上來說,都與皮質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因此不會產生激素樣的副作用。
適應癥廣闊,當前全球市場超50 億美元。生長激素適應癥廣泛,先后被FDA 批準用于治療10 多種疑難雜癥,包括兒童、成年生長激素缺乏癥,兒童特發性矮小、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Prader-Willi 綜合癥等,根據各大企業銷售數據,我們測算目前生長激素全球市場規模超過50 億美金,發達國家增速相對穩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仍處于快速增長期。生長激素超適應癥使用的現象較為普遍,主要用于抗衰老、和增強肌肉力量等方面,該產品有多個潛在適應癥待挖掘。
目前國內市場規模20 億元,正處于快速成長期。PDB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生長激素市場規模在20 億元左右,去年行業增速超過30%,正處于快速增長期。行業增速較快的原因是國人支付能力的提升,以及對兒童矮小的重視程度提高,行業需求十分旺盛。目前國內生長激素市場處于寡頭競爭的局面,自雪蘭諾2013 年退出中國市場后,國產企業加大市場滲透力度,目前主要競爭者包括金賽藥業,聯合賽爾、安科生物等。根據患者數量測算,生長激素國內市場潛力大,前景廣闊。
未來發展趨勢:水針替代粉針,長效替代短效。水劑、長效劑型是蛋白藥物的發展趨勢,粉劑的凍干過程容易破壞蛋白質結構,降低了藥物的生物活性,而且使用也不如水劑方便;而長效劑型降低了用藥頻率,減少了注射痛苦,所以依從性最好。從干擾素、白介素、粒細胞刺激因子等藥物開發情況來看,長效生長激素潛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