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光線按照波長由短到長大致可以分為 X 光、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等。其中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 0.75μm-1000μm 之間,區別于其他波長的光,紅外線的發射不需要特定的發射源。自然界中所有溫度高于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無時無刻地自發地向外輻射紅外線。紅外線的這一特點,催生了紅外探測技術發展。
根據紅外光譜可以將紅外線分為近紅外波段、中紅外波段和遠紅外波段,對應的波長范圍分別為 1μm-3μm、3μm-40μm、40μm-1000μm。在紅外探測領域,一般按照紅外線大氣透射情況將紅外線分為近紅外波段、短波紅外波段、中波紅外波段和長波紅外波段,對應的波長范圍分別為 1.1μm-2.5μm、3μm-5μm、8μm-14μm。波長在這些波段以外的紅外線大都被大氣吸收或散射,很難被探測器識別,因此紅外探測器的紅外響應波段和紅外線大氣透射波段相吻合。
用于探測物體紅外輻射信號的電子元件被稱為紅外探測器。探測器的核心組成部分為探測器芯片,探測器芯片由 MEMS 傳感器和 CMOS 讀出電路構成。MEMS 傳感器用來接收物體的紅外輻射并產生響應信號,CMOS 讀出電路芯片接收 MEMS 傳感器的響應信號,并將其處理為可被后端成像電路識別的電信號。MEMS的材料不同,接收紅外輻射后產生的響應信號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