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傳媒-從“工具”到“社區”成功的“道”與“術”(42頁)

引入社區功能,深化用戶參與。Snapchat于2011年上線,設計初衷是為給年輕人提供一個即時拍攝的熟人社交形式,用戶使用相機功能就可以拍攝和傳遞“閱后即焚”的照片或視頻。此后,Snapchat又推出了Stories、Spotlight等功能,拓展了陌生人之間的話題分享功能,大幅增加了平臺價值。Snapchat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閱后即焚”即時通訊產品時期(2011-2013)、“社交+社區”社區功能搭建時期(2013-2016)、功能迭代以及深化社區概念時期(2016-至今)。

“閱后即焚”即時通訊產品時期。2011年,Picaboo(Snapchat原名)上線,主打用戶隱私保護,鼓勵用戶無壓力社交和真實表達自我,用戶轉發的照片閱覽后1-10秒便會被自動刪除。此外,Picaboo為更好地保護隱私和凸顯平臺差異性,不僅會在發現好友截圖后通知圖片發送者,還在一段時間后徹底刪除服務器上用戶發布的內容。基于隱私保護和社交壓力卸除的差異化優勢,Picaboo很快滲透進美國高中,2011年末,平臺用戶從2000暴漲到2萬,積累了首批忠實用戶。同年,Picaboo更名為Snapchat。2012年,Snapchat上線安卓版本以及視頻功能,用戶除轉發圖片之外,也可轉發“閱后即焚”視頻,內容承載方式得到拓寬,為社區功能構建奠定基礎。

引入Live Stories健全社區功能,Snapchat不再局限于熟人社交。2013年Snapchat新增了Stories功能,用戶可以上傳10秒鐘的視頻故事或照片至Stories板塊并公開分享,平臺開始吸引網紅入駐。2014年,公司進一步細化了Stories板塊布局,推出專門圍繞即時事件或話題進行內容分享的Live Stories。Live Stories相當于眾包新聞,由Snapchat官方基于地理位置,圍繞特定事件,對用戶發布的共同話題下的碎片化照片或視頻進行篩選和拼接,集成不同的短視頻和照片內容組。用戶可以對某個事件進行社區分享和實時討論,體現出與陌生人分享的社區屬性,也再一次突出了即興、真實、不修飾的社區調性。Live Stories刺激了平臺存量用戶參與,也吸引了更多潛在玩家。據招股說明書,2017年,超過25%的DAU每天都會發布Storie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