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計算機-當前位置如何看計算機板塊(33頁)

以計算機(申萬)指數為例,回顧過去十多年板塊指數走勢,發現其與指數 TTM 估值波動高度一致。我們認為主要因為中國計算機軟硬件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為落后,整體產品化率偏低,大部分公司商業模式不佳,疊加中國經濟與政策周期的影響,板塊業績成長的持續性和可預測性相對較弱。計算機行業指數與板塊 TTM 估值走勢高度一致,反應出在利潤和 PE 兩個決定股價的因素中,估值對計算機板塊走勢的影響往往更大,板塊呈現較強的貝塔屬性。

從歷史情況看,計算機板塊一輪完整的周期大約經歷 5 年,其中下跌或上漲周期通常持續 24-36 個月,近十五年板塊總共經歷 3 段大幅上漲,尤其2015 年上半年板塊強勁上漲 217%,大幅跑贏大盤。2020 年 7 月板塊見頂后,持續震蕩下行,截至 2022 年 3 月 16 日,最低點較 7 月 10 日最高點 6736.41下跌 38%。

筆者曾完整經歷 18 底計算機板塊的反轉,因此有更直觀的認識。2018年 2 月,板塊曾出現底部特征并產生一波行情,但并未真正反轉,后續又因中美貿易戰等因素持續調整半年,直至 18 年底真正見底。在 2018 年初,我們觀察計算機板塊個股 18 年一致預期下的估值情況,此時已出現一批估值 30 倍以下的公司,部分公司估值在 20 倍以內,這種估值水平與 08、12 年情況類似。所不同的是一方面相比兩次歷史底部,整體仍然略貴 20%左右,同時市場最認可的公司估值仍在 30-40 倍區間,并非絕對便宜;另一方面 08 年、12 年底的估值為 TTM 估值,而 18 年初我們觀察的估值是分析師一致預期下的估值,若考慮 TTM 估值則仍然偏高,且年初分析師的一致預期往往偏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