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將成為新生產要素。根據聯合國的定義,數字經濟由狹義到廣義,包含了三層定義:(1)半導體、科技硬件、通信服務、互聯網等數字部門;(2)平臺經濟、零工經濟、共享經濟等基于數字產業技術的數字經濟;以及(3)電子商務、工業 4.0、精準農業等數字產品及服務使能增值的數字化經濟。
數字產業整體市值穩健上升,數據帶動經濟發展趨勢初顯。數字產業涵蓋半導體、科技硬件、通信服務等行業,我們發現伴隨著科技發展和數據量提升,數字產業公司在資本市場地位正在逐步提升。據萬得統計,截止 2019 年底全球前 20 大上市數字產業公司總市值占股市總市值的 9.5%;數字產業上市公司占總市值比例從 2008 年金融危機前的 12.2%上升到2020 年 5 月的 29.0%,占比依次超越了能源和金融行業。
云計算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基礎建設之一。據信通院,5G 時代,網絡將呈現三個特點:大帶寬、低時延與海量連接;同時據 IDC 預測,至 2025 年全球數據量預計達到 175ZB,相比 2018 年增加 5.3 倍。據 Marry Meeker 的研究報告顯示,自 2017 年起,全球傳統數據中心的市場份額開始下降,更多的份額開始云形態的數據中心。我們認為,網速、連接數、數據量齊升的 5G 時代,對計算的需求量以及時效性都將有所提升。我們預計,云計算本身的虛擬化、整合一體化、可靠性等特點將助力其在 5G 時代持續推動經濟數字轉型,成為重要的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