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傳媒行業-民辦職教發展空間廣闊(25頁)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過去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出的熟練勞動者已無法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呈現出勞動力市場結構性過剩和短缺并存的尷尬局面。一方面,傳統制造業人才的技能提高和轉崗轉業較難;另一方面,先進制造領域的高級技能型人才不足,制約了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根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發展規劃指南》,十四五期間中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缺口逐漸增大,尤其在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裝備、電力裝備及農機裝備等領域,2020 年-2025 年人才缺口年均復合增長率已經超過 10%。

中職招生新舊制度順利轉軌,初步奠定現代職教體系基礎。1997年我國廢除政府包學費和中專畢業生就業包分配制度,鼓勵畢業生自主擇業,初步奠定適應現代社會的職教體系。2001 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高素質勞動者需求增加。在國務院領導下,逐步建立起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形成政府主導、依靠企業、充分發揮行業作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

2019 年-至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全面建成,開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針對職教體系不夠健全、企業參與動力不足、辦學水平參差不齊等長期痛點,國家開始下大力氣來抓。2019 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又稱“職教 20 條”),重點要啟動“1+X 證書試點”,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并完善技術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另一方面,國家把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 年 10 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打通職業教育的發展通道,推動社會力量深度參與,完善和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機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