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海上風電材料-國產企業將獲明顯利好(28頁)

海上風電財政補貼年底結束,21 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有望創新高。2020 年 1 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建〔2020〕4 號),文件提出,新增海上風電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按規定完成核準(備案)并于 2021 年 12月 31 日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在補貼年底結束背景下,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迎來增長高峰期,21 年新增裝機量有望創新高。

各省“十四五”海上風電發展目標紛紛出臺。我國沿海省份如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紛紛出臺“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和海上風電裝機量目標。廣東省計劃到 2021 年底,全省海上風電累計建成投產裝機容量達到 400萬千瓦;到 2025 年底,力爭達到 1800 萬千瓦,在全國率先實現平價并網;山東省規劃渤中、半島北、半島南三個基地累計 1600 萬千瓦的風電基地,“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爭取啟動 1000 萬千瓦;江蘇省計劃到 2025 年底,全省海上風電并網裝機規模達到 1400 萬千瓦,力爭突破 1500 萬千瓦;福建省將建設長樂外海、平海灣、漳浦六鰲等海上風電項目,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示范工程;浙江省計劃“十四五”期間,全省海上風電力爭新增裝機容量 450 萬千瓦以上,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500 萬千瓦以上;海南省計劃建設海上風電開發示范項目 300萬千瓦,2025 年實現投產規模約 120 萬千瓦。

碳纖維性能優異,完美契合風電葉片大型化、輕量化的發展方向。碳纖維材料輕便的特點使得風電葉片的整體質量有了較好的優化,保證葉片在長度增加的同時,重量更輕。當全玻璃纖維葉片轉換為帶有碳纖維增強翼梁帽的葉片時,至少可以減輕 20%的重量。較輕的葉片意味著可以適當降低對于渦輪和塔架組件強度的要求。因此,其他部件成本的節約可以對沖使用碳纖維所導致的生產成本的抬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