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器件指的是應用在光通信領域,利用光電轉換效應制成的具備各種功能的光電子器件,細分領域眾多。按照工作時是否發生光電轉換分類,可分為光有源器件和光無源器件兩大類,前者需要電源驅動,后者無需電源驅動。而若按照功能分類,可具體分為發送接收器件、波分復用器件、增益放大器件、開關交換器件和系統管理器件等大類,其下進一步細分為多個小類。整體而言,光器件細分領域繁多,不同類型的光器件實現了光信號的產生、調制、探測、連接、波長復用和解復用、光路轉換、信號放大、光電轉換等功能,是光通信的基礎保障。
在細分領域眾多的同時,光器件產品定制化程度高,呈勞動密集型特點,并且種類繁多,下游客戶更傾向于選擇整體解決方案來一站式滿足自身需求。光器件產品標準化程度低,主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設計,因而導致產品種類/參數繁多,難以實現完全的自動化生產,整體而言規模效應并不顯著。部分環節(如封裝等)對人力要求較高,因而勞動密集型特征相對顯著。相對海外巨頭,國內光器件企業在人力成本方面相對具有優勢,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光器件產業整體東移的趨勢。從下游客戶的角度,由于光器件單價不高且種類型號繁多,因而傾向于選擇頭部光器件企業的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來一站式滿足自身需求,這種情況下能夠避免不同廠商光器件間兼容性等問題保證性能的穩定性,并且便于客戶自身的供應鏈管理。
從產業鏈來看,光器件位于光通信產業鏈上游。光通信產業鏈整體可分為“光芯片/電芯片、光組件、光器件、光模塊、光通信設備、最終客戶”這樣幾部分。整體來看,上游光芯片及電芯片多為國外公司壟斷,其中,光芯片近年來中低端產品逐漸國產化,高端光芯片仍被國外廠商掌握。光組件及光器件領域,相對分散,競爭相對并不激烈。中游光模塊領域參與廠商眾多競爭激烈,技術更迭周期短。另一方面,國內光模塊廠商實力提升迅速,產業東移大趨勢明顯,當前多家國內廠商已躋身全球前十大光模塊廠商之列。產業鏈下游是光通信設備商,最終客戶方面,傳統客戶包括了 2B 側電信市場的大型運營商和數通市場的云計算巨頭,另一方面,近年來光器件廠商開始逐漸向 2B 側的非通信領域(如醫療檢測等)和 2C 側消費級應用場景(如 AR,激光雷達等)延伸,以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