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行業處于農業生產的上游。農業生產指農作物的生產活動,農作物包括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等。農業生產流程一般包括農田基本建設,土壤耕作,播種及栽植,田間管理,收割及農田運輸。在上游端,種子被稱作是農業的“芯片”,因此,種子的培育成為上游端最重要的一環。此外,用于提供營養的肥料和用于防治的農藥,以及現代化農業中代替人為勞動力的先進農業機械是上游的其他組成部分。上游的這些農資原料決定了農戶生產農作物約 4 成的成本。以玉米為例子,據農業農村網數據顯示,全國 2018 年玉米種植的平均種子費用為 55.72 元/畝,占據玉米種植總成本的5.33%。上游端其他的化肥費、農藥費和機械作業費分別占據種植總成本的 13.16%、1.64%和 11.22%。中游端涉及了各種農作物的種植和生產。下游方面主要是農產品收割完成的后續應用,主要有食用用途,工業加工,畜禽飼料等。
全球種業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根據全球農業市場調研公司 Kynetec 統計,全球種業市場規模(以出廠價格計算市場銷售額)由 2014 年的 423 億美元增長至 2020 年 463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 1.5%。預計到 2025 年,全球種業整體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527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約為 2.6%,增長驅動力主要來自于生物育種滲透率不斷上升、雜交作物的推廣、消費者對植物蛋白和蔬菜的需求不斷上升等。
中國種業市場規模居全球第二,增速快于全球市場。根據全球農業市場調研公司 Kynetec統計數據,中國種業市場規模(以出廠價格計算市場銷售額)由 2014 年的 482 億元增長至 2020 年 552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 2.3%。我國種業市場規模已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2020 年在全球市場占比達到 18.34%。預計到 2025 年,中國種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732 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約為 5.8%,在全球市場占比將提升至 21.37%。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未來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生物育種、消費升級拉動高端蔬菜種子需求快速增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