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行業是向特定旅客銷售免稅商品的旅游零售服務業務,其商業模式是擁有免稅經營牌照的公司利用特許經營權取得價格優勢,銷售利潤較高的高端商品,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由運營商和渠道商進行分配。各國政府通過允許國際游客購買免稅商品的方式,達到促進國際貿易、拉動投資和消費的目的。
中國免稅業務由國家集中統一管理、發放經營牌照。免稅運營商以稅金的方式向國家繳納特許經營費,離境和離島特許經營費分別為銷售額的 1%和 4%。截至 2020 年,國內共有 10 家公司獲得壟斷性免稅特許經營權,分別是中免集團、日上免稅行、海南免稅、中僑免稅、中服免稅、珠海免稅、深圳免稅、王府井、海發控和海旅投。其中,日上免稅行和海南免稅均由中免絕對控股,上述 10 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為國務院國資委或地方政府國資委。
對于免稅運營商來說,銷售收入等于客流量*滲透率*客單價。出行意愿可通過國際客流量來反映。從需求上來講,國際出行可分為差旅和自費。因此,國際客流量主要受宏觀經濟增速和人均 GDP 水平的影響。此外,對國內旅客來講,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水平也會影響國際出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