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建筑行業發展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模式重要性顯著提升。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嚴峻背景下,2020 年 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從建筑業看,根據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18 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 49.3 億噸,占全國碳排放比重的 51.3%。“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下,建筑行業發展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模式重要性顯著提升。
綠色建筑為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發展理念相契合。綠色建筑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由于綠色建筑約有 30 項指標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包括優化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提升電氣設備能效水平,充分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在“碳中和”等政策的催化下,綠色建筑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方式,其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從綠色建筑要求看,主要關注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綠色建筑應結合地形地貌進行場地設計與建筑布局,且建筑布局應與場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相適應,并應對場地的風環境、光環境、熱環境、聲環境等加以組織和利用。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應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 5 類指標組成,且每類指標均包括控制項與評分項,評價指標體系還統一設置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