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17 年數據看,電力、冶金是國內碳排放大戶。據中國碳排放數據庫,2017 年中國碳排放總量為 93.4 億噸 CO2,按行業看,電力占比最大,達到 44.37%;冶金與加工占比次之為 17.96%,其中鋼鐵占比最大,另外電力中有 9%用于鋼鐵行業(2018 年,最新);再次為水泥、玻璃等非金屬礦加工業占比為 12.53%。以上三個行業碳排放占比達到了 74.86%。
推測國內鋼鐵行業碳達峰時間點或在 2025 年前。據 ICCSD(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為實現 2060 碳中和,工業行業應在 2025 年進入排放平臺期,2030 年后顯著減少。鋼鐵行業是工業行業中最主要的碳排放部門,若工業行業在 2025 年碳達峰,則鋼鐵行業需要在 2025 年實現碳減排,為其他新興工業部門提供碳排放空間。
中國鋼鐵生產以長流程為主,高爐是主要的碳排放環節。世界上鋼鐵生產工藝路線主要分長流程、短流程兩種,其中長流程生產主要以鐵礦石作為鐵元素來源,經高爐-轉爐-軋制流程生產鋼材,短流程則以廢鋼作為鐵元素來源,經“電爐-軋制”流程生產鋼材。據世界鋼鐵協會,在 2019 年全球粗鋼產量中,長流程占比約 72%,短流程占比約 28%,在 2019年中國粗鋼產量中,長流程占比 90%,短流程占比 10%,除中國外,海外長流程占比 52%,短流程占比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