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美國物流行業:道不同,仍可鑒(22頁)

完善的公路網絡為美國公路運輸崛起提供保障。二戰期間,鐵路運輸仍然是美國陸路運輸的重要支柱,特別是在郵政快遞行業。但二戰結束后,美國政府為了能夠提高軍隊調動的靈活性,加快物資供應效率,從而大力開發國內的高速公路路線,優化與調整高速公路布局。另一方面,美國國民經濟快速恢復,汽車行業的繁榮發展帶動了公路建設的不斷完善。高速公路運輸具備了許多鐵路運輸所不具備的優勢,因此公路運輸逐漸代替了鐵路運輸在物流行業中的主體地位。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區別在于,物流強調的是單一企業內部的各物流環節的整合,而供應鏈并不僅是一個企業物流的整合,它所追求的是商品流通過程中所有鏈條企業的物流整合。具體指的是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中間要包括零售商、批發商、制造商、原材料零件的供應商等,而物流則處于流動的整個環節中。為了能夠以低成本、快速地提供商品,僅考慮單一企業內部的物流整合是遠達不到目的,必須對鏈條的所有企業的物流進行統一管理、整合才能實現上述目標,這就是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概念。

在美國公路貨運也稱卡車運輸,該行業影響了 20世紀后期美國的政治和經濟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首先廣泛使用卡車。隨著鋪面道路建設的增加,卡車運輸得以在 1930年代開始發展和推廣。1956 年,美國開始建設州際公路系統,這是一個由高速公路和其他公路組成的廣泛公路網絡,連接主要城市。州際公路系統的建成為卡車運輸業在 1960年代初的大幅增長奠定基礎。1980 年,國會通過汽車運輸法(MCA),解除了對卡車運輸業的管制,放寬了行業進入限制和定價機制,對后續美國政治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就是使得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商品價格下降極大刺激了生產和消費的積極性,卡車運輸在 20 世紀后期開始主導全美貨運行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