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航天軍工-下游需求已至新材料乘勢起(65頁)

戰斗機的高空、高速和高機動能力要求飛機的結構選材必須保證足夠的使用強度、剛度要求。根據《先進戰斗機結構選材與制造工藝需求分析》(李航航等,2004 年 10 月,高能束流加工技術國際研討會),90 年代后期出現了以美國 F-22 戰斗機為代表的第四代戰斗機,飛機結構采用翼身融合體結構、菱形機翼、外傾式雙垂尾和大邊條翼等;飛機結構材料雖然仍以金屬材料為主,傳統的鋼材和鋁合金材料的用量比例已經降低,總和不到 20%。鈦合金和復合材料用量均大大超過這一比例。F-22 飛機這樣選材的主要原因,一是為了減輕結構重量;二是為了滿足高溫條件下的結構使用強度要求;三是實現飛機結構的隱身要求等,該飛機的結構重量系數降到了 27.8%。

不僅在軍機領域,復合材料與鈦合金在民機的不斷迭代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根據《從A350XWB 看大型客機的選材方向》(陳亞莉,2009 年 2 月,航空制造技術),在空客(AIRFP)與波音(BA US)的客機中,復合材料與鈦合金機體質量分數占比約為 50%與 15%。以飛機制造商空客為例,在 A350XWB 大型民機中,復合材料的用量提升最快,在機身、機翼與尾翼上均有大量應用,全機結構質量分數為 53%,相比上一代民機 A380 大幅提升31pct;同時,鈦合金結構質量分數為 14%,相比 A380 提升 4pct。

航空發動機渦輪入口溫度需要不斷提高。噴口溫度從 1300K 提升到 1610K 時,渦輪輸出效率可從 46.40%提升到 51.60%。這要求發動機材料的升級換代,同時原來那些可以使用合金鋼的零件,如壓氣機盤和葉片等,也需要使用高溫合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