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星艦”密集測試;中國多地政策加碼(19頁)

SpaceX:“星鏈”單月發射四次,已發射近 1400 顆。2021 年 3 月 24 日,SpaceX 公司第 23 組 60 顆“星鏈”寬帶衛星成功發射。“星鏈”在 3 月已進行 4 次發射,共計 240顆衛星被 SpaceX 的獵鷹火箭送入軌道。目前,星鏈發射數量已達 1385 顆。2015 年 1月,SpaceX 提出“星鏈”(Starlink)項目,計劃將約 1.2 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其中 1584 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 550 千米處的近地軌道,并在 2024 年 3 月之前啟動全面運營。目前,星鏈寬帶在北美已開始正式商用化,并計劃在今年將網絡服務拓展至葡萄牙等多個國家與地區。

衛星軌道與頻率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目前,全世界的衛星的軌道和頻率均由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統一管理。企業要想運行商業衛星,必須由所在國家的電信主管部門向 ITU 提出申請,經 ITU 審議后再由本國主管部門通知批準發放頻譜。根據 ITU2020 年發布的太空報告數據庫,截至 2019 年末,全球正在申報和已投入使用的非對地靜止衛星網絡(NGSO, Non-geostationary satellite Network)共計 1144 個,其中美國 272 個,排名第一,中國為 142 個,約為美國的 1/2。其中,已投入使用或已確定日期投入使用的 NGSO 衛星網絡 665 個,美國為 157 個,中國為 81 個,法國為 75 個,前三國家占據了近半數。

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是衛星遙感應用的一次有力展示。在近期的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中,衛星遙感公司紛紛通過定期更新長賜號貨輪在埃及蘇伊士運河堵塞的俯視圖展示能力。各公司所使用的遙感衛星按傳感器采用的成像波段分類,可分為光學影像衛星與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其中,光學遙感衛星成像分辨率較高,而 SAR 衛星則包含三維立體信息以及對目標材質類型的識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