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工藝主要分為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環節。傳統汽車車身為鈑金焊接結構:1.沖壓:將整卷鋼板或鋁板用多臺大型壓力機連續沖壓成小塊鈑金零件。2.焊裝:將沖壓完成的小塊鈑金件拼焊為車身結構件,包括四門及前后蓋(引擎蓋+后備箱蓋),焊接完成的車身結構件即為白車身。3.噴涂:將焊接完成的白車身噴涂油漆,實現防銹和美觀作用。4.總裝:將懸架及動力系統、電控系統、內飾件裝配至車體上,最終完成整車制造。
當前供應鏈模式下,整車廠完成外覆蓋件沖壓、整車焊裝及噴涂,其余環節由零部件廠生產。外覆蓋件涉及到整車造型而由整車廠生產。除外覆蓋件外,整車廠通常將其他所有白車身、座椅、懸架結構件的沖壓環節和組件焊接環節交由零部件供應商生產。整車廠將零部件廠生產的白車身組件,再與廠內自產的外覆蓋件一起焊裝為白車身,而后噴涂、總裝,完成整車制造流程。
零部件廠生產白車身組件生產采用沖壓+機器人焊接工藝。白車身組件外形結構復雜,無法用單一板材直接沖壓成型,目前普遍采取沖壓成多個小零件再焊接的模式生產。先由壓力機將板材沖壓成多個小鈑金零件,再通過機器人焊接工作站,采用電阻焊(點焊)的工藝焊接成整塊組件。上述產品通常由零部件公司生產,并出貨至整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