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游材料:鋰電隔膜賽道依舊優異(16頁)

鋰電隔膜行業賽道寬廣,2025 年全球需求有望達 180 億平。2020 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電動兩輪車、儲能等市場發展,全球鋰電池出貨量約為 295Gwh,對鋰電隔膜需求量接近 60 億平(平均每 Gwh 需要約 2000 萬平),其中國內鋰電隔膜出貨量約為 38.7 億平,同比增長 30%,市場規模接近 46 億元。而根據 EV Tank 預測,到 2025 年全球鋰電池將進入 Twh 時代,出貨量有望達到1197Gwh,屆時按每 Gwh 需要 1500 萬平米隔膜測算,2025 年全球鋰電池隔膜需求量將接近 180億平,是目前規模的 3 倍,年均復合增速接近 25%。此外,隔膜企業 W-Scope 對未來預測更為樂觀,根據其測算,到 2025 年全球鋰電池市場將接近 1400Gwh,對隔膜需求達到 200 億平,到 2030年全球鋰電池市場更是將超達到 3000Gwh,對隔膜需求接近 320 億平,是 2020 年體量的 5.3 倍。

隔膜利潤空間豐厚,為大市值公司奠定沃土。根據我們測算,假設基膜價格未來年降約 5%-10%,到 2025 年我們認為平均價格約為 0.9 元/平方米,若凈利率維持 30%(對應完全成本為 0.63 元),則全球基膜利潤空間為 48.6 億元;涂布膜目前每平方米利潤在 1 元以上,若每年下降 10%-15%,到 2025 年單平凈利約為 0.5 元,疊加目前涂布大趨勢,未來涂布滲透率將達到 70%以上,據此測算 2025 年涂布膜全球利潤約為 63 億元,因此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約 20%-25%),隔膜行業整體利潤空間有望達 110 億元左右,這將為大公司成長奠定充足沃土。

海外隔膜企業擴張放緩,新增產能相對有限。海外鋰電隔膜企業多集中于日韓,主要有日本旭化成、日本東麗、韓國 SKI、日本住友、日本宇部、日本 Wscope 等,2020 年整體名義產能不超過 35 億平。一方面,海外隔膜生產成本整體較高,相較中國企業缺乏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除旭化成之外,海外大部分隔膜企業的擴產節奏已經放緩,資本開支和產能增速有可能跟不上行業增長的步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