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鎳濕法項目成本優勢明顯,是滿足未來電池用鎳需求的關鍵。根據我們的印尼鎳濕法項目成本模型,估算其達產后,成本有望達到6,000美元/噸一線;較鎳鐵(約8,000美元/噸鎳)、Vale高冰鎳(8,791美元/噸鎳)等低,未來隨著高品位紅土鎳礦供需趨緊,碳排放要求加強,優勢將進一步顯現。根據我們在今年1月13日發布的深度報告《電池用鎳:全球鎳高壓酸浸(HPAL)濕法項目概述》,以華友鈷業、格林美、邦普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印尼新投資的濕法項目,投資成本、項目時間得到有效控制;他們率先布局、積極擴產,有望把握電池用鎳需求快速增長帶來的歷史機遇。
印尼鎳鐵:估算完全成本為 8,246 美元/噸鎳,毛利率超過 40%。鎳鐵是不銹鋼的主要原料,在全球鎳市場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印尼典型鎳鐵廠-鎳礦公司(NIC)運營情況分析,我們認為7,500美元/噸鎳現金成本有較強支撐。同時,鎳鐵面臨印尼內貿鎳礦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該成本線有可能進一步抬升。
印尼 Vale 高冰鎳:技術成熟,估算成本 8,791 美元/噸鎳,毛利率16%。印尼淡水河谷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紅土鎳礦火法高冰鎳的生產廠商,歷史悠久,技術成熟,近年來一直處于滿產狀態。我們推算公司2020年高冰鎳平均生產成本為8,791美元/噸鎳,高冰鎳平均售價為10,498美元/噸鎳,對比LME鎳價折扣系數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