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鋰電池向新能源車儲能鉛酸萬億空間(33頁)

新能源汽車之外,儲能是一片藍海市場,極具成長空間,近看 5G 基站帶來未來五年確定性增量,遠看新能源替代下的多重應用場景。預計 5G 基站的儲能市場總空間超千億,未來 3-5 年為基站建設高峰,年均超 10GWh 的需求。從能源角度看,新能源發電比例的提升和用電端充電樁、5G 基站、數據中心等對電網的調節能力和儲能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電池儲能的靈活便利性一直是其他儲能無法比擬的,而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培育了完善的鋰電產業鏈,為低成本可靠的電化學儲能提供了規模化條件。鋰離子電池儲能的應用場景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單一模式下的峰谷套利,部分地區已經具備商業價值;二是和新能源發電組合賦予其可調節性,提高經濟效益,拓寬應用空間,構建微電網;三是作為備用電源以及提供電能質量管理,如數據中心備用電源及調頻用儲能。三個層次下對于鋰離子電池的利用程度逐次加深。整體來看,鋰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尚處于行業萌芽期,未來空間或超過動力電池。

鋰離子電池性能優于鉛酸電池,成本下降后打開了數千億的替代空間。鋰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能量轉換效率和環保方面全面優于鉛酸電池。隨著鋰電價格下降,目前單次循環成本已經低于鉛酸電池,全場景替代大勢所趨。全球鉛酸電池每年超 500GWh 出貨量,超 3000 億市場空間,下游應用主要是電動自行車等低速車、汽車啟動電源以及其他便攜式設備。

從能源使用效率上看,電動車全生命周期能源轉換效率高于現在以及未來任何一款燃油車。利用燃油或煤發電,熱能可以集中利用,熱電聯產效率可達 60-70%,還有繼續提升空間。電網傳輸環節,平均線損在 5-8%之間,輸電效率 92-95%。動力電池充放電效率 86%。估算下來從不可再生能源到新能源汽車的動能,整體轉換效率約為 47-57%。而目前汽油車內燃機效率普遍在 35%左右,極少數能到 40%,再往上提高 1%都十分艱難,接近極限。此外,電能還可使用水電、光伏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利于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