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在線教育-復盤與展望中場戰事(49頁)

教育的核心需求:知識性傳遞和素質的培養。教育的一個主要目的即是讓人掌握常識、融入社會,通過形成共有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掌握共同交流的知識文化背景,已幫助融入對應的社會階層。其中蘊含了教育的兩個重要的作用,即傳遞知識和培養人融入社會的能力。這也是用戶選擇教育培訓方式的主要考量因素。教育的基本需求是基礎知識點的傳遞,主要滿足人們應試培訓類的需求。但個人的綜合素質往往決定著一個人進入社會后的適應能力,一個人的領導力、團隊合作、演講等能力需要在群體中完成。同時,對于絕大多數學生而言,線下學習的氛圍和師生直接的溝通,會使得學習效果明顯高于線上。學生年齡越低,長期線上學習的效率越低。

決定家長選擇教育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分層決定了教育培訓行業的分層。隨著收入的上升,家長對培養社交能力的需求就越強,中高收入家庭會更傾向于選擇線下課程和 1 對 1 課程。而從消費類型上說,應試培訓類更多屬于必選消費,培優和素質教育培訓屬于增值消費,增值消費會更多受益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升。

復盤 K12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逐步從機構化到規范化再到集中化,產品則由個性化到標準化正走向智能化。其中,政策和科技是教育產品進化的核心作用力。從 1999 高考擴招開始,K12 校外培訓的需求開始爆發。以學大教育為代表的教培機構開始以個性化專業輔導老師代替線下家教。再之后,新東方、好未來為代表的標準化教研的小班課程逐漸興起。2015 年,這一年受到 4G 商用成熟和教育部開始嚴厲打擊公辦學校教師外出辦學的雙重影響,在線教育開始迅速得發展,也被稱為在線教育元年,同樣以 1 對 1 模式開啟,但之后的發展與線下不同,線上大班課成為行業主流。目前,在線小班課主要集中在數理思維、少兒英語賽道,但規模尚不能與在線一對一和在線大班相比。而出于降低輔導老師成本和技術水平迅速發展的原因,AI 互動課 2019 年以來成為新的風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