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私立教育:起源于教會辦學,宗教與政府博弈推動發展。美國私立教育在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高等教育中,辦學水平最高的多數為私立大學,如哈佛大學。美國的私立教育是從教會辦學發展起來的,這個起源也奠定了教會在私立教育中的地位。根據《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18》的數據,截止2015年秋季,美國私立中小學總數的75%是由教會開辦,其中天主教派占36%,其他教派占39%。非宗教的私立中小學只占24%。
美國私立教育管理體系:教育管理權歸屬州政府,質量認證依靠第三方機構。世界銀行組織在2000 年的報告就已提出,“區分私立教育機構的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比傳統上劃分公立和私立教育機構更具實際意義,因為非營利私立教育機構從其使命和結構來看與公立教育機構往往非常相像”。目前西方多數國家以及日韓等東南亞國家都已建立比較完善的營非分類管理制度,從營非民辦學校設置、享受的優惠政策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做了嚴格劃分,公辦教育、私立營利性教育以及非營利性學校互相促進。
美國私立教育分類管理:營非界限明確,學校運作分類管理。而對于營利性與非營利性的分類管理,美國法律沒有專門出臺相應的政策進行劃分,但對分類管理非常明確,嚴格按照“禁止分配限制”(non-distributionconstraint)執行:“不把扣除成本之后凈收入分給機構成員的是非營利機構,不受這一限制的是營利機構”,許多法律文件都將這一限制作為非營利機構定義的內容。按照此定義,美國非營利性學校為不能將扣除成本之后的凈收入分配給機構成員的私立學校。這直接限制了非營利性學校發行股票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