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交通運輸-消費與產業升級新基建(37頁)

倉配一體化實質是以空間換時間,打破了傳統配送的物理極限。倉配一體化是指為賣家提供集貨、加工、分貨、倉儲、揀選、配貨、包裝、配送等一站式服務,其物理布局的核心是倉儲前置,也就是將倉儲布局在靠近終端消費者的地方,通過減少搬運次數及縮短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實現快速的履約交付。對比干網模式,倉配模式的鏈路更短、節點集中。就消費物流而言,倉配模式降低了攬件成本、縮短了攬件時間,交付時效可以精準到小時,同時,通過提前儲貨,倉配模式擴展了快速交付的貨物品類(對無法空運的貨種)。

倉配一體化適用于高端電商,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有望加速成長。傳統觀點認為,干網模式為強干弱支,而倉配模式是弱干強支,兩種模式適用于不同的貨品和消費群體。倉配模式憑借時效、服務、退換貨等優勢,適用于高頻消費品、高端電商品牌、一線消費者,而干網模式憑借其即時、低價、規模效應等優勢,適用于長尾商品、中低端電商白牌、低線消費者。

倉配一體化打通消費物流和生產物流,推動供應鏈縱向集成。不論是消費零售還是生產制造都離不開倉儲,倉儲是消費物流和生產物流的接合點,是影響全鏈路效率的掣肘環節,解決好倉儲的鏈接效率才能推動供應鏈的縱向集成,實現一體化管理。倉配的柔性管理在于數字化、智能化。具體來講,就是通過 WMS、TMS、OMS 的鏈接力,完成與底層基礎設施的互動;通過人工智能的算力和智力,完成對物流供應鏈的預測、決策,從而實現優化存貨,提升物流周轉率的管理目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