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技術、政策共振,自動駕駛產業化進程加速。1)從需求側來看,自動駕駛有望成為未來汽車銷售的差異化焦點。根據 Forbes 的預測,2019 年,Tesla 共交付約36.8 萬輛汽車,有 57%左右的客戶選擇了自動駕駛軟件包(90%的 Model X 和 ModelS 買家以及 50%的 Model 3 買家)。2)從技術成熟度來看,運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實現自動駕駛,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了業界和政府層面的密切關注,尤其是激光雷達,倘若能夠順利實現量產上車,將會極大地加速 L3/L4 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3)從國家政策的指引來看,2020 年 11 月 11 日 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按照路線圖的指引,計劃到 2025 年,帶有智能化配置的新車占比將超過 50%;到 2035 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
汽車智能化滲透率快速提升,全球自動駕駛汽車保持高速增長。根據 IDC 的預測,2024 年全球 L1-L5 級自動駕駛汽車出貨量預計將達到約 5425 萬輛,2020 至 2024 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達到 18.3%;L1 和 L2 級自動駕駛在 2024 年的市場份額預計分別為 64.4%和 34.0%。L3-L5 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具有開拓性意義,L1-L2 級輔助駕駛會是未來 5 年內帶動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出貨量增長的最大細分市場。我們認為,無論是輔助駕駛抑或是自動駕駛,感知系統作為汽車的增量是確定趨勢,激光雷達屬于智能汽車感知系統。
保證安全和提升出行效率,自動駕駛將帶來巨大社會效益。1)從安全方面來看,自動駕駛將降低車禍事故率和死亡率。目前,全球每年 120 萬人死于車禍,美國去年車禍死亡人數更是增加 9%至 3.8 萬人。90%的車禍是人為造成的,因使用手機而分心近年更成為酒駕以外最大的安全隱患。即便是 L1/L2 的自動駕駛,就能極大糾正人為錯誤,降低事故率。據 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 研究,自動緊急剎車可以減少40%的追尾相撞,而前向碰撞預警也能減少追尾相撞 23%。Virginia Tech TransportationInstitute 根據 Alphabet 提交的數據研究證實,Alphabet 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不同等級碰撞事故的概率均大幅低于目前全國交通事故數據庫計算的平均值。2)從出行效率來看,自動駕駛汽車將提高汽車的使用率,以更低的汽車保有量滿足現有出行需求。目前,美國家庭平均汽車保有量為 2.1 輛,但使用率只有 4%,其他時間車輛或者停放在家中,或者停放在目的地。實現 L4 自動駕駛后,多個家庭成員共用一輛汽車將更為可行。據密歇根大學測算,在私人購買 L4 自動駕駛汽車的情形下,美國家庭汽車保有量可以下降到 1.2 輛,但單車里程可增加 101%。當自動駕駛汽車成為社會共享后,資源效率的提高則更為可觀。當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后,共享出行將更加成為城市交通的主要模式。根據密歇根大學的測算,一輛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可以取代 9.34 輛傳統汽車。我們認為,自動駕駛還將減少交通擁堵,降低停車場需求,減少能源消耗,拓展殘疾人和老年人的活動范圍,釋放人們的駕駛時間,增添車內信息娛樂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