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國防軍工-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30頁)

無人機是不攜載操作人員、由動力驅動、可重復使用、利用空氣動力承載飛行、可攜帶有效載荷、在遠程控制或自主規劃的情況下完成指定任務的航空器。按照氣動布局分類,無人機主要分為固定翼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其中,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兼具固定翼和多旋翼的特點,對起降場地要求低、可空中懸停,適用于大面積、長航時作業,可攜帶載荷作遠距離探測,具有應用優勢。

無人機逐步從軍事專用拓展到民用領域,形成了軍民兩用格局。早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先后被用于靶機、偵查、情報探測、攜彈打擊等。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美國、日本、中國紛紛探索無人機在民用領域的應用。2008 至 2014 年,受益于信息化、任務載荷、衛星導航等技術的發展,無人機在軍事領域及工業領域應用日益廣泛。2014 年至今,隨著無人機產業鏈趨于成熟,飛控與導航技術的快速發展,無人機具備了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的條件,消費級無人機快速發展,工業無人機在巡檢、安防監控、農林植保、測繪與地理信息等領域同時得以快速發展。

軍用方面,無人機系統將成為先進空中作戰力量的主戰裝備和體系化、智能化作戰的關鍵組成部分。高空、高速、隱身、長航時等先進無人機系統將在未來高危險區域、高強度對抗作戰環境中顯示出突出的戰略突防能力和持久作戰能力;有人無人協同、分布式空中作戰、集群作戰等將成為未來空中作戰的重要形態,高性能無人機系統將成為未來智慧化空中力量建設的重中之重。信息化、網絡化背景下裝備體系對抗是未來高技術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武器裝備發展將由“以平臺為中心”向“以任務能力為中心”的體系化、網絡化轉變,無人機系統通過對現有作戰方式和裝備體系的跨域“賦能”,有效推動信息組網和聯合作戰水平,充分發揮裝備體系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全維、精確、敏捷的作戰效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