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教育行業-OMO模式帶來新增量(18頁)

OMO 模式旨在突破單一模式對于教培企業盈利增長的局限,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降本增效,提高教學效果。簡單拆分教培企業盈利模型指標來看(圖表 2),提高盈利的條件一方面需要具有收入增長的驅動力,主要包括學生人數和客單價的增長,另一方面要優化成本費用,包括門店租金成本、教師成本以及營銷成本等。目前線上和線下都存在各自的發展局限,無法依靠單一模式產生更大的邊際效益。

在疫情催化下,線下機構迎來 OMO 轉型契機。疫情爆發導致線下機構開班和招生受到嚴重影響,一些在線賦能不足的線下機構由于資金鏈緊張、租金成本相對剛性而面臨破產和倒閉的困境。教培校長參考 2020 年 6 月調研數據顯示,全國教培企業的平均破產率超過 20%。而也有很多教培企業例如思考樂、卓越教育等借機嘗試了 OMO 模式,并且在疫情后進一步深化線上線下的融合。2020 年 4 月愛學習發布的《K12 教育培機構 OMO專項調研報告》顯示,疫情期間 OMO教育理念在 K12教培行業的滲透率大幅提升至91%,且線下復課后準備使用 OMO 教學產品的機構比例從 2 月底的 53%提升到了 72%。我們預期未來區域性線下機構的在線業務占比將加速提升,與在線教培企業一同在教育科技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線上授課融合線下輔導:教學效果可視化是增加家長和學生對于在線產品可信度的關鍵。這種 OMO 模式以線上授課為核心,結合定期的面對面答疑、階段性現場考試等線下輔導服務來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一方面定期的線下輔導有助于提高教學服務的精細化,使得老師更加了解學生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線下互動提高了用戶觸達度,便于向家長展示階段性的教學成果,增強情感粘性,提高用戶留存率。提供職業考試培訓的中公教育得益于線下直營分支機構數量廣,其網校業務有能力靈活開設線下輕度課程和輔導。比如中公網校的 OAO(Online and Offline)課程通過融合長期的線上課與短期的線下沖刺課,為臨考前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指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