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端——量的驅動因素。使用率=學生數量/床位數量。學生容量受限于床位數,新開學校一般在第3年使用率達到80-90%使用率與招生情況密切相關,具有品牌知名度的學校使用率維持在較高水平當學校使用率超過90%,除學校擴建外,學生數量保持穩定學校擴張進程,重資產模式:生均資本投入4-5萬,輕資產模式:與政府、地產商合作。
K12民辦學校的使用率。民辦學校多為寄宿制,從單個學校的角度,學生容量受到床位數的限制,新校前3年學生數量隨著在校年級的增加而穩定增長,一旦使用率超過90%,學生數量每年將保持穩定(校區擴建除外)。從民辦學校類型看,普通K12民辦學校(如成實外、睿見)的使用率普遍高于國際學校(如楓葉、博實樂)。
K12民辦學校集團的學校擴張。國際學校集團國內多點布局,輻射半徑較長。普通民辦學校集團在省內具有較強的品牌效應(中高考成績較為透明),擴張較為區域性。存量學校多為重資產項目,當前新建重資產學校一般生均成本在4-5萬。后續擴張以輕資產項目為主,與政府、地產公司合作(支付租金、股權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