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建筑裝飾—各國裝配式建筑發展如何(23頁)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與現澆混凝土結構成本比較分析。目前在建筑行業,傳統現澆結構建成的建筑仍占據主導地位,但是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支持與推動,PC 裝配式建筑結構發展迅猛、各項工藝技術不斷完善,未來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接受度與市場份額。PC 裝配式建筑的建造過程具有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的特點。海外很多發達國家的裝配式建筑發展已經非常成熟,成本已經很接近甚至低于現澆結構,比如日本裝配式建筑成本與非裝配式建筑的非常接近。國內的裝配式建筑發展還處于初級且快速發展的階段,目前成本差異的來源主要還是土建工程方面。

但是,PC 結構建筑相比傳統現澆結構的建筑增加了工廠生產環節,工廠需要雇傭大量的專業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目前國內裝配式建筑行業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是相對缺乏的,人力資本十分昂貴,比如裝配式建筑設計和工程管理人員的用人成本約增加 3 至5 元/m2。PC 結構需要增加一名管理人員,其年薪在 20 萬至 30 萬之間,按某 10 萬 m2的項目估算,全過程管理咨詢費增加約 20-40 萬元。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vs 裝配式鋼結構。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相比于傳統現澆建筑,PC 結構和 PS 結構成本更高,而且幅度相仿,但究竟 PC 結構相比于 PS 結構成本如何,需要進一步分析。由于 PC 結構和 PS 結構的成本沒有顯著性的較大的差異,所以對其進行分析,不能僅僅分析成本造價這一因素,還應該綜合考慮其固定成本和后期養護成本,以及成本以外的技術成熟性、安全性和工程適用性等問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