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設備行業的推薦邏輯之一是下游的高成長性。電池行業的下游的高成長的三個主要驅動因素包括:1)動力電池是驅動行業高增長的核心因素,特斯拉、大眾和豐田等國際主要車企的電動車新產品周期驅動行業滲透率的顯著提升,疊加國內和歐洲市場的政策支持力度,行業高增長在短期、中期和長期都擁有較強的確定性;2)消費電池將在短期內驅動行業的成長性,由 5G 換機潮驅動的消費類電池新增需求將在 1-2 年內集中釋放;3)儲能電池是驅動行業長期增長的驅動因素,目前儲能電池的成本仍是阻礙行業放量的核心因素,隨著技術進步、規模效應和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儲能將在長周期內驅動行業的成長性。
軟包、方形、圓柱電池充電放電設備發展歷程比較。軟包、方形、圓柱電池產品不斷更新迭代及創新。90 年代末,首臺量產型軟包電池充放電設備和首臺圓柱電池充放電設備面世;2000 年首臺方形電池充放電設備面世。2005 年,首臺高精度軟包電池充放電設備(電流精度 0.3%)和首批高精度設備(電流精度 0.07%)推出。2009 年,方形電池電壓精度達 0.1%,且具備能量回收功能。2012 年首臺軟包電池高溫加壓充放電設備發售;2014 年高精度且具備能量回收功能的充放電設備發售(電壓精度 0.02%)。2016 年以后,軟包、方形、圓柱電池都已具備完整的后處理系統設計與集成能力,且不斷地進行改造升級,技術迭代的需求將進一步驅動設備置換的需求。
前中后段相關設備和國內核心設備供應商。前中后段相關設備和國內核心設備供應商極片制作、電芯組裝、后處理(激活電芯)三大步驟為鋰離子電池電芯的主要生產程序。前道工序為極片制作,包括涂布、輥壓、分切等工序;中道工序為電芯組裝,包括卷繞或疊片、注電解液等工序;后道工序為后處理,其中電芯化成、分容為主要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