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早已成為共識,相比海外 10%的滲透率,我國醫美在人群中的滲透率僅 2%。然而,僅市場很大,和某個特定參與者做了某些易被競爭對手復制的“模式創新”(例如傳統企業做互聯網+),就認為這個特定參與者長期一定能成長起來無疑是非常荒謬的,競爭風險幾乎是醫美產業最不容忽視的經營風險和投資風險。畢竟,相比癌癥用藥等具備很強剛需特性、產品開發又擁有較高技術壁壘和行政壁壘的領域,醫美產品具備鮮明的非必須/可選消費品屬性,消費者可買可不買,且絕大部分市面上醫美產品與服務缺乏足夠帶來長期確定性的強大壁壘。
醫美產業從表面的行業經營特征看,醫美類企業可初步歸類為消費者最終購買的終端產品/服務的生產者和相關產業鏈參與者(原料供應商、裝備供應商、渠道商等)兩大類別;但如從有什么樣的需求才有什么樣的供給出發,醫美行業生產出的、被消費者最終認可和買單的根本原因實際上才是某個特定醫美細分賽道出現和發展的發起點,這種真實需求的差異在實踐中會導致壁壘存在差異,并進而促使產業參與者圍繞提升競爭優勢和壁壘做出不同的經營模式選擇。
肉毒毒素 – 強行政壟斷+研發難度+后端運作共同構建綜合壁壘肉毒毒素作為一種神經毒劑,可通過不可逆切割神經遞質傳導復合體,抑制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從而引起肌肉松弛麻痹。在醫療領域,肉毒毒素可用于斜視矯正、斜頸、中風后肌肉痙攣、肌張力失常等適應癥的治療,但最大的應用場景卻面向動力性皺紋矯正、瘦臉、瘦腿等醫美需求。本研究只討論肉毒毒素在醫美方向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