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輕醫美進入大眾化時代(95頁)

全球醫美市場已經步入穩定增長階段。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醫療美容總治療項目量為2339萬例,同比2016年的2347萬例略有下降,其中手術治療量和非手術治療量分別為1077萬例和1262萬例,同比2016年分別增長5%和下降4%。根據國際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醫療美容服務市場規模為1258億美元,預計2018-2022年復合增速為7.2%,到2022年將進一步增長為1782億美元,折合約為1.2萬億元。

中國即將成為醫美第一大國,超千億市場值得期待。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增長率放緩至22.2%;2019年中國醫美用戶1367.2萬人,預測2023年醫美用戶達2548.3萬人(19年至23年CAGR為16.8%)。中國在2017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亦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醫美第一大市場,于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3115億元。中國醫美項目滲透率仍有較大的可提升空間。中國醫美行業起步較晚,2014年,醫美在中國大陸滲透率僅為2.4%,而同期,醫美在中國香港滲透率為3.8%,在日本滲透率為10.3%,在美國滲透率為15.7%,韓國是全球醫美滲透率高的國家之一,醫美行業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發展為國家支柱產業,在此背景下,2014年,韓國醫美項目滲透率高達18.2%。過去五年,中國醫美項目滲透率有了顯著提升,從2014年的2.4%上升到2019年的3.6%。但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地區仍有顯著差異,未來,中國醫美項目滲透率增長空間廣闊。可支配收入提升、老齡化進程提升抗皺需求、“悅己”和“分享”意識改善醫美認知等幾個因素促進醫美需求度保持高漲。

醫美2.0:新城市,二線成為主力軍。渠道下沉,低線城市有望發力。目前醫美消費者在新一線正在崛起,二三線城市處于市場教育階段,我國醫美市場從高線到低線城市呈現慢滲透進程,根據新氧預測,未來5年二線城市消費用戶占比將反超新一線城市。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更成熟,對醫美知識了解較多,消費轉化率高。三四線城市目前仍然處于市場教育階段,用戶問的多,消費的少。2019年新氧平臺使用私信的用戶量是消費用戶量的4.31倍。我們預計,低線城市有望成為后續行業發展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