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錄制音樂市場回暖,流媒體成為收入增長核心來源。根據國際唱片協會(IFPI)所發布的《2020年全球音樂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音樂產業市場規模收入已達到202億美元,較去年增長了8.0%,這是自1997年IFPI開始連續第五年增長且漲幅依舊居高。從占比結構來看,流媒體收入增長態勢凸顯,在2019年收入貢獻占比首次突破50%。預計未來以流媒體為主導的數字音樂將繼續成為音樂產業的重要支柱,激發音樂產業煥發新生機。
中國錄制音樂市場表現亮眼,有望躋身世界前列。在全球音樂市場回暖的同時,中國音樂市場于2017年首次躋身世界前十位,于2018年攀升到了第七名的位置,實現了短時間內的高速增長。2019年繼續維持高位,位次僅在流行樂盛行的韓國之后。若沿用全球錄制音樂收入結構,分別測算中國音樂市場中1)表演權收入、2)同步收入、3)實體收入、4)數字收入(含流媒體及下載等數字音樂)四個模塊的收入情況,2019年其規模分別達到2.3億元、1.2億元、4.1億元、和753.4億元,加總合計為761.0億元。
表演權收入:發展初期,在監管、運營、技術側缺少部分支撐要素。在中國市場,表演權收入主要包含版權音樂售賣給商超、公播、線下演出以及音樂綜藝使用授權所獲得的企業收入。目前市場發展仍處于初期,玩家競爭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市場規模較小,2019年規模達到2.3億元。目前音樂商用表演權市場受到底層技術、中層運營、以及上層監管三個要素的影響:如權威的版權信息檢索數據庫的搭建;交易平臺運營機制尚難以保障腰部以下音樂人收益;尚未出臺體系化定價標準。除上述支撐要素的補足之外,未來市場規模增量仍需依靠商業版權運營企業持續滲透線下模塊,由于線下場景較為固定,且需要較長時間培育市場認知,增長難以快速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