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互聯網醫療研究框架醫藥電商(51頁)

醫藥流通整體規模增加,醫藥電商滲透率提升空間大。2015-2018年,我國醫藥流通市場規模逐年增加,據億歐報告,2018年我國醫藥流通(B2C)市場規模達21586億元,同比增長7.7%。電商作為醫藥流通渠道之一,受益于全渠道的增長,市場規模達978億元,同比增加32.7%。? 2015-2018年,我國醫藥電商滲透率逐年增加,2018年達4.5%,相比于美國2015年網購藥品33.3%的滲透率,仍有極大提升空間。

醫藥電商為互聯網醫療行業營收支柱和重要盈利來源。從收入來看,醫藥電商板塊營收增長迅猛,在業內公司收入構成中占比最高。阿里健康2020財年醫藥電商收入(包括自營和平臺)達93.04億元,同比增長89.2%,占總收入97%。2019年,平安好醫生健康商城收入29.02億元,同比增長55.7%,占總收入57.3%。從毛利來看,醫藥電商是業內公司重要盈利來源。平安好醫生健康商城毛利及占總毛利比例逐年提升,毛利率穩定在10%左右,2019年毛利為2.34億,占總毛利的20.1%。

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疫情帶來新契機。電商平臺成為居民購藥重要渠道:據艾瑞咨詢調研數據,我國60.3%的居民在過去一年內曾使用過電商平臺購藥,購藥頻次每人5.8次/年。與線下藥店和O2O平臺相比,B2C渠道在價格、便捷性以及品類方面具有核心優勢,成為居民線上購買藥品的主要原因。疫情培養線上購藥習慣,帶來增長契機:據艾媒咨詢數據,2020年春節期間醫藥電商APP日活峰值達148.21萬人,同比最高增長率達10.11%。防疫隔離期間,由于具有安全無接觸、購藥便捷等優勢,線上購藥模式被更多居民接受,醫藥電商B2C模式價值凸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