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2020中國互聯網+醫療躍馬檀溪(70頁)

東西部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良莠不齊。根據2019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公開資料顯示,東部醫療機構中醫院總數量及三甲醫院數量明顯多于中部、西部;東部衛生技術人員總數及執業醫師數量更是相對中部、西部有絕對優勢。從比例來看,東部醫療機構的平均衛生技術人員是要優于中部、西部地區。總體而言,東部總醫療資源及優質醫療資源具有顯著優勢。就地區而言,城鄉差異同樣不可小覷,優質醫療資源基本集中于城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鄉村基礎醫療資源則形同虛設,難以滿足廣大鄉村群眾衛生醫療需求。

結合互聯網+建設以患者為中心的分級診療平臺。作為我國醫療改革事業的重頭戲,分級診療指的是我國的各級醫療機構依據疾病的輕重緩急以及治療難易程度對各類疾病進行分級,并承擔不同級別疾病的治療。在分級治療的制度之下,常見病多在一級醫療機構進行診治,慢性病往往在二級醫療機構中進行診治,而疑難病或者是危重病則在三級大型綜合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基于此,實現分級診療必須正視并解決兩大困局:一方面是靈活利用互聯網+來進行調配醫療資源,讓醫生能夠在社區和醫院間流動,進一步實現醫生資源的合理分布;另一方面是合理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患者的分流就診,做到以患者為中心,讓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尚處于實施初期,互聯網+可發揮空間廣。價值醫療的模式源于美國,是指基于患者健康結果來收費。同時價值醫療中的“價值”是指健康結果的測量和醫療花費的支出,提倡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在我國,還應該考量價值醫療的“價值”是誰的訴求,政府、醫保部門、衛生健康部門、企業、患者的總體目標相同,但各自核心的追求并不完全相同。價值醫療要更好地實施則必須借助于互聯網的力量,實現醫療與互聯網的融合。如通過AI檢測,醫療大數據更好評估病情,通過臨床輔助決策更好制定治療方案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