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疫苗行業縱觀-腳踏實地,仰望星空(84頁)

GSK、默沙東、輝瑞、賽諾菲,四大疫苗巨頭瓜分全球超八成市場份額。根據Evaluate Pharma數據,2018年全球疫苗市場約為305億美元,2012-2018年CAGR約為3.0%,受默沙東Gardasil/ Gardasil9(HPV)于新興市場快速增長與GSK Shingrix(帶狀皰疹)于2017年上市后銷售放量的推動,2018年實現10.1%的同比增長;預計到2024年全球疫苗市場約為448億美元,2018-2024年CAGR約為6.6%,屆時,輝瑞Prevnar(肺炎)、默沙東Gardasil(HPV)、賽諾菲Pentacel(百白破、Hib、脊灰)、Fluzone(流感)、Novavax 呼吸道聯苗(流感、RSV)有望各領風騷。

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占全球疫苗消費的70%以上。更為成熟的接種意識與更強的支付能力,作為創新疫苗的首發地,發達國家為當前疫苗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其后續增長主要來源于創新品種帶來的需求刺激。而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雖然人口基數龐大,但由于當地疫苗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疫苗品種與民眾接種意識仍有待提升,市場潛力尚未被充分發掘。美國人均年疫苗消費額約為47美元,日本約為20美元,而中國不足4美元,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隨著疫苗品種的不斷豐富與可及性的持續提升,以中國、印度、巴西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市場正在崛起。

中國已實現新生兒的基礎免疫。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免疫預防工作較為落后,天花、白喉、百日咳、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等傳染病每年發病總數達千萬級,嚴重威脅民眾的生命健康。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開始重視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我國正式提出計劃免疫,免疫工作在組織建設、管理、目標制訂與實施、免疫服務形式等方面不斷完善與發展,免疫服務內容不斷擴大,免疫工作逐步正規化。截至 1995 年底,兒童的“四苗”,即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百白破、麻疹的疫苗接種率均在 80%以上,疫苗接種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2001 年到 2007 年,我國進入免疫規劃時期,免疫服務內容進一步擴大,免疫服務產品持續增加,免疫工作更為正規化。2008 年國家發布《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將計劃免疫品種從原來可預防 7 類疾病的 5 種疫苗,增加到可預防 15 類疾病的 14 種疫苗,至此我國進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時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