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通過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疾病而預防人類感染疾病,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人體免疫系統包含兩個主要子系統,即先天免疫系統及適應性免疫系統。當面對病原體入侵時,免疫系統首先嘗試通過先天免疫系統的初始反應消除病原體。免疫系統其后通過適應性免疫系統產生免疫記憶或適應性免疫,以記憶及識別侵入性病原體,從而可在日后抵抗該病原體。疫苗以可控的方式向適應性免疫系統導入病原體或病原體的特定部分,以激活針對特定病原體的免疫力。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方法。
1919 年,中央防疫處于北京宣告成立,標志著我國疫苗事業的開端。其后地方疫苗產業也逐步發展,長春、遼吉、大連和華北等生物制品機構先后建立。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在北京成立,作為對疫苗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檢定的單位。在 20 世紀 60 年代,我國先后試制成功了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和脊髓灰質炎糖丸活疫苗。1964 年,衛生部頒布《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條例》,我國疫苗行業迎來了一輪發展高峰。至 1975 年,我國已有 26 種細菌類、病毒類、類毒素等不同種類的疫苗上市。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也積極加入與我國疫苗事業,并逐步發展。2003 年至 2015年,我國疫苗市場由不足 30 億元增長至 245 億元,年平均符合增速達 13%。至 2018 年,我國具備批簽發疫苗的企業已達 45 家。
自我國疫苗接種工作開展以來,相關傳染性疾病的控制效果顯著。其中免疫規劃內疫苗所針對疾病的控制效果尤為突出。例如脊髓灰質炎疫苗、白喉類毒素、麻疹疫苗等于 1978 年納入免疫規劃,1994 年我國發生最后一例本土脊髓灰質炎病例,2006 年以后無白喉病例報告,麻疹的發病率也由 1978 年的250/10 萬人下降至 2017 年的 0.43/10 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