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跨境電商爆發短期紅利還是長期趨勢(33頁)

跨境電商經歷增長高峰后,2017年起增速放緩。從跨境電商行業規模來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總額達8.03萬億元,2012-2019年CAGR為23.2%。其中,跨境出口B2C行業規模為1.73萬億元,2013-2019年CAGR為28.7%。從跨境B2C行業的滲透率來看,2019年跨境B2C的規模占比約為21.5%,占比提升較大。隨著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物流快遞的便利化以及消費水平的提升,未來仍將有部分跨境B2B進一步碎片化轉為跨境出口B2C,跨境出口B2C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疊加跨境電商存量市場的不斷增長,預計我國跨境出口B2C行業未來三年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

受疫情影響,傳統B2B進出口貿易大幅萎縮。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外貿易面臨多年未有的嚴峻挑戰。Wind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外貿進口同比下滑4%,出口同比下滑17.2%,疫情對中國海外貿易產生巨大影響。2020年3月以后,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出口貿易逐漸恢復,4月出口規模突破2000億美元,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受海外疫情爆發影響,外貿進口在4月大幅下滑,同比下降14.2%。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備的制造產業鏈,海外對中國產品的依賴度高。麥肯錫分析指出,2000-2017年,世界經濟對中國依存度持續上升,2012年起超過七大經濟體平均依存度。從全球出口數據來看,WTO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中國出口總額穩步增長,10-19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4%。2013年以來,中國出口占比始終保持在10%以上,為全球第一,中國產品對外輸出持續擴大,中國制造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提升。從國家和地區數據來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對中國商品的進口也在擴大,對華進口占國內消費比例普遍上升。2003-2017年,美國、德國、英國等主要歐美國家對華進口占比提升1.5-2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對華商品進口依賴度平均提升1.5倍,其中新加坡對華進口占比達到18%,處于全球最高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