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水電歷久彌堅或迎折舊拐點(15頁)

水電發電:水能—動能—電能;水力發電三要素:流量、水位、水輪機效率。水電出力功率取決于水輪機的流量、水庫上下游水位差,水輪機組的效率。水輪機的出庫流量與入庫流量和水位情況相關,入庫流量與來水情況密切相關,其與上游的天氣(降雨量和氣溫)相關;水庫上下游水位差取決于整個流域的資源稟賦和大壩建設點地勢情況。總結來看,流經水輪機的流量越大、大壩上下游的水位差越大、發電時間越長,則發電量越多。

水電公司的盈利模式:水電企業的營收主要由發電量和上網電價決定。發電量取決于裝機容量和利用小時,利用小時數主要取決于來水量。水電成本端以折舊為主,費用端以財務費用為主。水電營業成本中約 60%+來自固定成本,可變成本主要由庫區資源費、水資源費、各項財政規費、材料費及人工成本等構成。費用端銷售與研發費用體量小,除少量管理費用外,基本完全是財務成本。以華能水電為例,2019 年營業成本中折舊為 57 億,占營業成本比重 62%。

長電折舊隨機組注入提升,折舊中以機電設備與擋水建筑物為主。2003 到 2019 年,長江電力裝機容量從 552 萬千瓦增加到 4549.5 萬千瓦,每年計提折舊也隨之提高,從 5 億提升到 120 億。2019 年全年計提折舊 120 億,其中機電設備 64 億,占比 53%;擋水建筑物 32 億,占比 27%;房屋及建筑物 24 億,占比 20%。根據《長江電力價值手冊》,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根據固定資產類別、預計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率確定折舊率。三峽大壩、向家壩大壩和溪洛渡大壩的折舊年限均為 45 年,葛洲壩大壩為 50 年,水輪機、發電機的折舊年限均為 18 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