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利用穿孔的紙卡將程序和數據輸入到計算機內,接著通過控制臺開啟計算機的運行。每一個程序都必須包含所有代碼,與連接的硬件通信并執行程序所需的計算,這使得最簡單的程序也變得十分復雜。用戶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獨占全機直到程序完成,卸下紙卡后,下一個用戶方可上機。
早期的操作系統非常多樣化且個性化,每個供應商或客戶都針對自身的計算機生產一個或多個特定的操作系統。當時計算機一次只能運行一個程序,在隨后的幾十年中,計算機開始包含越來越多的軟件程序(有時稱為庫),這些軟件一起構成了當今操作系統的開始。
在MacOS推出一年后,微軟于1985年發布了Windows操作系統。 起初僅僅是MS-DOS模擬環境,后續系統版本經歷了不斷的更新升級,從架構的16位、32位到64位,系統版本從最初的Windows1.0到大家熟知的Windows95、Windows7、Windows XP等,歷經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為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