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減水劑行業深度分析(38頁)

混凝土外加劑是混凝土的“筋”。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為主要膠凝材料,與水、砂、石子,必要時摻入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攪拌、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其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成為混凝土的“肉”。混凝土外加劑則是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摻入,占水泥質量5%以下的,能顯著改善混凝土性能(比如力學性能、施工性、耐久性等)的化學物質,具備品種多、摻量少、作用大的特點,是混凝土的“筋”。混凝土外加劑是顯示一個國家混凝土技術水平的標志性產品。

混凝土外加劑以合成減水劑為主,通常占到外加劑產量70%左右。由于減水劑是一種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種類最多的混凝土外加劑,而其他種類混凝土外加劑,如引氣劑、緩凝劑、膨脹劑等一般作為附屬添加劑與減水劑一起復配使用,因此混凝土外加劑在業內主要是指減水劑。

根據分子的不同,減水劑可分為以木質素類為代表的第一代普通減水劑、以萘系為代表的第二代高效減水劑和以聚羧酸系為代表的第三代高性能減水劑。第一代木質素類減水劑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第二代高效減水劑以萘系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脂肪族、氨基磺酸鹽等高效減水劑。萘系減水劑具有減水率高、與多種水泥適應性較強等優點,在我國占據了較長時間的主流,隨著聚羧酸系減水劑興起,其占比在不斷下降;2006年以來第三代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發展迅速,如今已經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2017年產量占比達到7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