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渦輪發動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航空發動機:主要由進氣口、壓氣機、燃燒室、渦輪和尾噴管組成。從進氣口進入的空氣在壓氣機中被壓縮后,進入燃燒室與噴入的燃油混合燃燒,生成高溫高壓燃氣。燃氣在膨脹過程中驅動渦輪作高速旋轉,將部分能量轉變為渦輪功。渦輪帶動壓氣機不斷吸進空氣并進行壓縮,使發動機能連續工作。由壓氣機、燃燒室和驅動壓氣機的渦輪這三個部件組成的一般稱為核心機,又稱為燃氣發生器,它不斷輸出具有一定可用能量的燃氣。按燃氣發生器出口燃氣可用能量的利用方式不同,燃氣渦輪發動機分為渦輪噴氣、渦輪風扇、渦輪螺旋槳和渦輪軸發動機。渦輪噴氣發動機在 20 世紀 50 年代曾廣泛應用于軍用和民用飛機,特別是超聲速飛機上,目前大多數已被渦輪風扇發動機所取代。
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高溫、高壓、高轉速、高可靠性、耐久性和維護性是其基本特點。在這些相互矛盾的高要求推動下,航空發動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復雜最精密的工業產品,每臺零件數量在萬件以上。因此,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它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
仿制為主,嚴重制約了航空工業的發展:軍用航空發動機方面,很長一段時期,俄羅斯戰機和發動機是我們唯一的進口來源和學習對象,我國歷史上的一系列發動機全部在走仿制俄式的路線。直到現在,這個情況依然存在,過去 10 年我國從俄羅斯分批進口了約 400 臺 AL-31F 發動機,用于裝備殲-11 和殲-10。這種狀況對我國的先進戰機裝備進度和對外軍售都造成了很大的制約。正因為多年來我們主要走的是仿制路線,缺乏必要的技術積累,使得發動機技術發展嚴重滯后,多年來一直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