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加盟為主的商業模式帶來顯著的規模效應與廣闊市場空間。國內酒店連鎖集團均以管理加盟模式為主,華住 4Q19 房量和酒店規模各占 84%、88%,2018 年營業額和 EBIT 占比 75%、66%;3Q19 錦江酒店與首旅酒店管理加盟房量各占 86.1%和 74.1%。(1)以華住為例,隨管理加盟酒店按規模從 2010 年 295 家到 2018 年 4930 家,單店EBIT margin 從-31.5%已提至 53.8%。(2)我國酒店連鎖化率處于低位(客房規模口徑,20-34%),其中中端連鎖占比僅 7%,紡錘形結構下中端空間巨大;龍頭公司開店速度均為 2 位數,且持續創新高。4Q19 華住凈開 467 家酒店增 33%,凈增房量 3.3 萬同比增 27%。
隨著加盟店占比不斷創新高,連鎖酒店的成長性越來越強并顯示出規模效應。從單店模型可以看出:2010-2018 年間,單店 EBIT margin 從-31.5%增至 53.8%,其中收入端變動不大,盈利提升來自單店成本費用的攤薄:2010 年單店按房量分攤的費用為 88萬,而 2018 年已降至 33 萬(2010 年加盟酒店數量僅 295 家,2018 年增至 3531 家)。
根據盈蝶統計,2018 年中國連鎖酒店客房規模 305 萬間,以 Euromonitor 估算中國酒店業客房總規模 908 萬計算,連鎖化率約 33.6%:其中上市公司市占率合計 16%,處于較低水平且歷史序列呈現明顯提升趨勢—2010 年僅 3.4%。如果考慮非標客房,以客房口徑統計的連鎖化率可能僅 20%(圖 11 為華住公司 PPT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