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特征來看,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占 GDP 比重較高,是典型的消費驅動型經濟模式。對比發現,美國居民的消費支出和經濟周期的走勢基本一致,而且個人消費支出占 GDP 比重長期超過 60%,遠高于我國水平(2018 年我國消費支出占 GDP 比重為 38%),美國是典型的消費驅動型經濟模式。在經濟整體向好的背景下人均個人消費支出同比增速提升,反映出消費需求穩步上升,經濟衰退時期也會明顯抑制消費需求。可見,美國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同時,經濟發展也為個人消費支出增長帶來充足動力。
美國家電行業與房地產行業發展息息相關。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游行業,美國的家電行業與地產發展的相關性同樣較為顯著。在 1960-1980 年代,在人口紅利和收入增長雙重催化下,美國新建住房銷售增長率在 1971 年和 1977 年分別達到了 35%和 27%,隨后,80 年代初的美國新建住房銷售迎來新一輪高速增長,1983 年的新建住房銷售量增速一度達到 51%。20 世紀末期以后,美國房地產行業增速穩定,直到 2008 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美國新房銷售出現斷崖式下滑,之后恢復小幅增長。
正是在地產繁榮時期,各類家電產品在美國實現了快速滲透。根據 U.S. Census Bureau 數據顯示,美國洗衣機、洗碗機、彩電、干衣機和空調在 1960-1980 年開始加速普及。在這一階段,無論是屬于剛需類型的洗衣機、冰箱和空調,還是需求彈性相對更高的洗碗機和干衣機,均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