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作為革命性技術,能極大解決傳統IT的剛性部署模式,將在5G時代賦能社會經濟發展。按照傳統的IT部署模式,企業首先要購買物理機,并在服務器上安裝系統、中間件、應用等,同時還要進行一系列調試,而部分企業甚至還要自建或者租用數據中心,前期投入和后期運營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云計算則是對傳統IT模式從底層硬件到業務模式的顛覆,改變了芯片、網絡、軟硬件體系、IT服務等,對企業客戶提供按需分配、可計量的IT服務。經歷了虛擬化的過度時期,現階段的云計算已經實現了計算資源在時間/空間兩個維度的全面彈性,由云服務提供商在客戶需要的情況下隨時隨地提供靈活計算能力。長遠來看,云計算將是5G時代最重要的數據處理基礎設施,將極大賦能實體經濟,帶動智能制造、車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的發展,引導社會形態向萬物智聯(AIoT)變革。
我國云計算啟動較晚,目前處于追趕期,未來三年增速超過40%。我國云計算起步相對落后,2007年云計算的概念開始傳入中國,次年阿里巴巴隨即開始籌備云計算業務;2010年阿里巴巴仍在持續進行技術沉淀以解決阿里云的穩定性問題,而騰訊也在該年跟進云計算研究;2013年阿里云宣布突破5K測試,同年騰訊云也宣布正式開啟商用,此后滴滴、12306先后參與公有云合作,我國云計算市場開啟爆發周期;2017年華為入局云業務,行業進一步迎來高增長,但競爭格局日趨激烈。當前來看,我國云計算正處于快速擴張期,信通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云計算行業規模已經達到437億元,2016-2018年間的CAGR高達60.4%,預計2019-2022年CAGR將達到41.1%,遠高于全球增速。此外,對比美國中美兩國云計算龍頭可知,2018年阿里云的營收相當于AWS(亞馬遜云服務部門)在2013年的營收水平,可見我國仍處于云計算的戰略追趕期。
云通信:云視頻會議作為最先受益的應用場景正在崛起。云通信包含諸多細分應用場景,而云視頻以及其衍生的云視頻會議是當前最具有發展確定性的一類應用場景。相較于傳統硬件視頻會議,云視頻會議具備部署便捷、場所/終端高度靈活、采購成本低、方便云端協作等眾多優點。不僅如此,其較低的前期投入還有利于視頻會議場景下沉,傳統視頻無法覆蓋的中小企業將成為巨大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