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賦能智慧城市, 為智能城市提供新動能。人工智能城市產業鏈包括基礎層加上核心技術層,然后再加上垂直應用。垂直領域細分為產品和應用智能系統。實時感知、高速傳輸、自主學習、自主決策、自主協同、自動優化、自主控制。這七大特征是互相關聯缺一不可的,未來超級智能城市需要完全具備這些特征。
物聯網、云計算技術正在改善智能城市建設:云計算技術實現城市數據實時聯通、融合和存儲。龐大的人口數量以及較為普遍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產生龐大的數據,然而各個領域的數據仍處于割裂狀態,數據“孤島”現象產生的原因在于:傳統IT系統由不同廠家實施,而系統標準鏈接當時并不統一,不同系統之間數據難以聯通。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擁有大量數據但由于體制原因難以打破各部門、單位之間的壁壘,數據難以實現共享。
以人為本,注重市民參與,從智慧城市向智慧社會轉變。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智慧社會的概念,是對“新型智慧城市”的理念深化和范圍拓展,強調基于智慧城市使市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再一次強調了智慧城市的發展要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市民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參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