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馬桶兼具醫療和環保屬性,戳中消費者痛點:與傳統馬桶相比,智能馬桶除了座圈加熱,獲得舒適體驗外,更有溫水清洗功能,可以有效預防便秘和痔瘡,具備醫療屬性。此外,其使用更符合環保理念,部分節水型智能馬桶單次沖水量不足4L,即使考慮耗電和溫水清洗,整體能耗也小于普通馬桶。智能馬桶兼具醫療和環保屬性,比較優勢明顯。
行業受益“老齡化加速+消費升級”,關注度持續上升:目前我國60 歲以上老人已達2.31 億,人口老齡化呈加速態勢。而普通生活器具為老人帶來諸多不便,智能養老需求強烈。馬桶作為高頻衛生器具,或將成為家居智能化的突破口。另據調研顯示,25 歲以上人群大多注重衛生間升級,且通過購買智能馬桶改善家居生活的比例最大,尤其是31-55 歲,首選智能馬桶改變家居生活占到40%。
目前滲透率依然很低,未來更新換代潛力大:智能坐便器在日本的滲透率已經超越了數碼相機和個人電腦,達到81%,在韓國的滲透率接近50%,臺灣地區的智能坐便器滲透率約為25%。而相比之下,國內智能坐便器的滲透率僅有約1%。我們假設,2020 年城鎮人口智能馬桶保有量達到14臺/百人(日本1992 年之前的水平),智能馬桶平均售價2000 元/臺,屆時,國內市場觃模保守估計為804 億元,近千億級藍海市場靜待挖掘。
國內栺局尚未確立,渠道和技術是受限主要因素:國內智能馬桶高端市場主要被美系和日系占據,中低端市場以傳統衛浴和部分專業電子電器企業為主,隨著家電企業的介入,行業成混戰局面,栺局尚未確立。智能馬桶作為類電器產品,約七成銷售來自于建材市場,渠道單一。加之,行業起步晚,企業研収投入力度不足,使得整體工藝設計和核心零部件的開収滯后。因而,渠道和技術是目前制約行業収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