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在早期就啟動 EfficientDynamics 計劃,目標是采用各種創新措施在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的同時提升動力。EfficientDynamics 技術涵蓋高效內燃機、動力傳動系統、智能輕量化結構、空氣動力學和能源管理等多個技術領域,融合共軌噴射、制動能量再生、電動助力轉向、自動啟停功能等多項技術于一體,在大幅提升燃油經濟性的同時保留寶馬注重的駕駛樂趣。寶馬特別使用碳纖維賦予車輛輕量化特性。2009 年,寶馬與西格里集團建立合資企業大規模量產碳纖維。隨著 BMW i3 和 BMW i8 的推出,寶馬成為第一家大規模應用碳纖維材料的汽車制造商。2016 年,寶馬推出 EfficientDynamicsNEXT 以進一步改進內燃機。隨著寶馬在 EfficientDynamics 技術上的不斷革新與寶馬電動汽車進入市場,寶馬車輛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2010 年至 2018 年下降 13.5%。
寶馬持續推進模塊化和車輛架構的通用化,減少產品組合的復雜性。2010 年,寶馬開始探索為汽車的前輪驅動系統和四輪驅動系統開發聯合架構的可能性,在較小的車型中使用前輪驅動系統,并推進模塊化策略。2014 年,寶馬宣布未來將在兩種類型的架構上生產車輛,一個平臺適用于后輪和四輪驅動的 BMW 車型,另一個平臺適用于前輪和四輪驅動的 BMW 和 MINI 車型,兩種車輛架構的應用增強了 BMW 和 MINI 品牌之間的協同作用,使標準化模塊部件的應用成為可能。寶馬在早期開發電動汽車時,就致力于設計靈活的汽車架構和模塊以實現不同動力傳動系統的無縫集成。早在 2010 年,寶馬就決定在未來十年內為所有車型提供所有類型驅動系統。2015 年,寶馬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集成到兩種架構中,2021 年隨著 BMW iNEXT 的推出純電動汽車也將集成至寶馬車輛架構中。寶馬高度靈活的架構可支持燃油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各驅動系統車輛的生產,從而避免其在工廠和設備上重復投資,同時快速有效地調整電動和傳統車輛系列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當寶馬在 2021 年開始過渡到靈活的車輛架構時,將有多達 50%的車型停產,這使其專注于客戶最想要的產品。有別于大眾和奔馳建造純電動車專屬平臺,寶馬采取改造現有平臺容納不同驅動系統的策略,表明其電動汽車領域發展思路:不投注于單一技術,而是在技術路徑之間實現最大的協同效應和最小的復雜性。
寶馬專注于歐洲,中國和美洲三大市場,致力于實現全球均衡增長。2018 年寶馬生產網絡擴展至 14 個國家的 30 個地點,在全球十個地點生產電氣化車型。自 2013 年以來中國市場是寶馬最大單一市場,銷量穩步增長,除 2015 及 2016 年外增速均超平均水平。寶馬全球生產網絡擴張遵循明確的原則:生產跟隨市場(production follows themarket)。中國市場的增長空間吸引寶馬大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