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汽車-不可忽視的新能源熱管理系統(16頁)

對傳統汽車來講,熱管理系統包括發動機熱管理、變速箱熱管理和車身熱管理,具體可以體現在發動機的冷卻系統、潤滑系統、進排氣系統和發動機機艙空氣流動系統以及駕駛室的空調暖風系統等。傳統汽車熱管理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降溫。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對整車的續航和電池壽命有決定性影響。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講,由于其能量來源及汽車發動結構與傳統汽車存在差異,因此其熱管理的重點對象也有所不同,除了車身空調系統,還包括電池包管理系統、電機電控管理系統等,整個新能源熱管理系統的價值量得到提升。

從0-1,單車價值量新增4200 元。新能源熱管理系統相對于傳統熱管理系統是一個純增量市場,單車價值量將新增4200元。假設到2030 年,我國可以實現1000 萬新能源乘用車產量,那么在新能源零部件方面可以新增420 億市場空間。不同類型的車型所采取的熱管理系統是不同的。

現狀:仍以降溫冷卻為主,熱管理系統尚不成熟。新能源熱管理本質上是集降溫、保溫及升溫三種策略為一體的系統。目前新能源熱管理系統以降溫冷卻為主,且根據冷卻介質的不同,以效率與成本較低的空氣冷卻(風冷)和液體風冷(液冷)為主。

出于對電池包大容量散熱需求的考慮,國外的量產車型大多 采用了液冷方 案,比如,特斯拉、寶馬I3。而國內上市的電動汽車電池熱管理方案,比如北汽、眾泰、吉利等目前上市的車型電池包還處于自然冷卻狀態。我們認為,目前國內廠商的熱管理方案并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未來將由目前自然冷卻和風冷方案為主,快速向著液冷、直冷等方案升級,電池熱管理向著高效率和精細化邁進的趨勢將日趨明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