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機場行業框架研究深度報告(50頁)

中國機場行業復盤 2000-2018 年。我們以 2000 年為回顧起點,2000 年-2018 年申萬機場行業指數共有 12個年份相較上證綜指取得相對收益,其中 2015-2018 年連續 4 年跑贏上證綜指,除了16 年外,15、17、18 年相對收益非常明顯,分別為 24.19%、46.44%、23.84%。

行業盈利穩定增長是板塊獲取超額收益的核心驅動因素。機場板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市場定義為防御類板塊,核心原因在于機場經營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較小,而且長期來看公司盈利能保持穩定增長。我們把機場板塊的超額收益周期分為四個時段:2000-2004年超額收益明顯、2005-2010 年超額收益由正轉負、2011 年-2014 年超額收益重新顯現、2015年-2018 年超額收益明顯。整體來看,機場板塊表現最差的 2005-2010 年,除了上市機場產能擴展初期在成本端的負面影響外,防御類板塊在牛市的彈性較低也是原因之一。從機場板塊的歸母凈利潤增速來看,除了 03 年非典以及 08 年金融危機出現了負增長,其他年份均實現正增長。可以說行業盈利穩定增長是機場板塊超額收益的核心驅動因素。

機場行業(客運)供需模型。分析行業盈利穩定增長是板塊超額收益的核心驅動因素,對機場行業供需模型的分析將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行業基本面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希望通過供需模型分析來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機場行業的波動性和周期性是如何體現的;為什么機場行業能夠獲得穩定的收入增長;如何看待一線機場的競爭優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