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舊改號角正式吹響。老舊小區改造源遠流長,早在 1997 年上海地區就已開始在靜安區的舊式石庫門嘗試老舊小區改造,但受到經濟和發展制約,舊改只在少數發達地區進行。近年來,隨著老舊小區的問題逐漸突出并成為社會性問題,今年 6 月,國常會正式部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舊改試點提供豐富經驗。從 17 底住建部公布 15 個舊改試點城市以來,經過一年多的建設,舊改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18 年 15 個試點城市共計完成 106 個示范小區的舊改,惠及 5.9 萬戶居民,完成老舊小區改造 1010 個(除長沙,長沙暫無數據)。19 年 15 個試點城市預期建設總量將達到 1048 個,其中除廈門、沈陽、許昌、淄博、呼和浩特外,19 年的預期完成量皆大于 18 年的實際完成量。按照 2018-2020 期間,15 個試點城市已公布的預期建設總量 2753 個計算,2020 年老舊小區的改造項目仍將有 700 個左右。
舊改資金解讀:南北各異,財政為主個人為輔。目前,我國約有 16 萬個老舊小區急需改造,涉及 4200 多萬戶,建筑面積達 40萬億平方米,總投資額高達 5 萬億元,按照 5 年改造期,每年投資額約 1 萬億元,是 2018 年房地產投資完成額的 8%、建安投資的 13%(舊改基本無土地購置費用),投入規模非常大,因此資金來源是推動舊改的首要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