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以史為鑒-復盤Oracle歷史和演進體系(17頁)

軟件行業一旦建立優勢便很難被打敗。就拿企業管理軟件來說,SAP 在推出 R/3 后迅速占領市場,地位難以撼動,直到互聯網的出現后 Oracle才異軍突起。Oracle 在 90 年代時做了很多的嘗試在應用軟件領域追趕SAP 都是沒有成功的。這里面有幾個原因,1)軟件本身的價值很難被估量,難以區分價格高低,因此采購人員往往會選擇市場上最流行的一款,就算是沒有成功那也是廠家的責任而不是采購的責任。2)用戶之間往往會相互討論軟件的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口口相傳往往會放大缺點和優點,造成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3)用戶在經過一套軟件的培訓之后,往往不愿意使用另一套軟件,除非別的軟件有什么現在的軟件實現不了的功能。

云化和國產替代是中國企業彎道超車的大邏輯。目前我國 ERP 行業用友、金蝶已經占據不小的市場份額,然而高端 ERP 市場還在 SAP、Oracle手中。我們認為,用友、金蝶想要搶占高端 ERP 市場,等待大環境的改變是最佳策略,而目前環境改變主要有兩個趨勢,一是云化,二是國產化。在云化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用友、金蝶都提出了全面轉云策略,兩家公司的云收入和占比都持續保持在高位。政策方面,在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政策主導的自主可控迎來歷史性機會,用友也在此背景下主動完成對國產操作系統的適配。

要持續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對于不擅長的領域切勿過度自信。Oracle 在用戶的心目中是數據庫的代名詞,可要說到 IaaS,恐怕人們只會記得 AWS、Azure。云時代的 Oracle 堅持要做全棧賦能者,可是 IaaS領域最重要的可靠性方面,Oracle 的 IaaS 并沒有在用戶心中打下烙印。另外,資本開支嚴重不足也成為其發展 IaaS 的制約因素。對產品的打磨不足以及定位的不清晰讓 Oracle 在云時代漸漸迷失,前途未卜。反觀國內 ERP 企業,用友和金蝶都清晰且明確的云戰略,全力打磨云化 ERP 產品,并積極開展與阿里云、華為云等的深層次合作。我們認為,用友、金蝶在云時代彎道超車的概率較大。

分享到: